摘要
以硝酸铜和硝酸铁为原料,制备以活性炭为载体的铜-铁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以实现对木质素模型物阿魏酸的降解;探讨催化剂制备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反应条件对材料催化活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炭质量分数为6%、催化剂(C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用水量不断增加,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治理监
由于木质素结构分子复杂,因此选取木质素大分子进行降解有一定难度。但木质素的结构主要是由3种基本结构单元组成,而且其在制浆过程中大部分降解为和基本结构单元相似的小分

图1 木质素及阿魏酸的结构
Fig. 1 Chemical structure of lignin and ferulic acid
本实验所用原料和主要试剂及其规格如
药品名称 | 性状 | 化学式 | 规格 | 产地 |
---|---|---|---|---|
活性炭(AC) | 黑色粉末 | C |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阿魏酸 | 白色粉末 | C10H10O4 |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过硫酸钠 | 白色结晶性粉末 | Na2S2O8 |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硝酸铜 | 蓝色结晶性粉末 | Cu(NO3)2 |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硝酸铁 | 紫色结晶固体 | Fe(NO3)3 |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无水乙醇 | 无色液体 | C₂H₆O |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氢氧化钠 | 白色结晶性粉末 | NaOH |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盐酸 | 无色透明液体 | HCl |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本实验所用的实验仪器及设备具体见
名称 | 型号 | 生产厂家 |
---|---|---|
电子分析天平 | FA2004 |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SP-756P | 上海仪器光谱有限公司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ZEISS Gemini 300 | 德国蔡司公司 |
X射线能谱仪(EDS) | Bruker EDS Quantax | 德国Bruker公司 |
数显鼓风干燥箱 | SK101 | 上海圣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Bruker VERTEX70 | 德国Bruker公司 |
X射线衍射仪(XRD) | B.V.X’Pert PRO X | 荷兰Panalytical公司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1200-1946A | 美国安捷伦公司 |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 A300 | 德国Bruker公司 |
超声波清洗器 | KH300 | 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 DF-101S | 巩义市予华有限公司 |
取一定比例的Cu(NO3)2·3H2O和Fe(NO3)3·9H2O(C
采取相同制备方法,分别得到Fe-AC、Cu-AC复合催化剂。
采用XRD对样品的结晶结构进行分析。具体测试条件如下:将样品粉末压平放置在载玻片后送入仪器中进行检测,仪器采用的辐射源为Cu Kα(1 540.64 eV),管电流30 mA,管电压40 kV,扫描范围10°~90°。
首先,称取50 mL阿魏酸溶液(30 mg/L)于烧杯中,加入复合催化剂(用量0.01~0.09 g/L),之后通过超声处理(2 min)对催化剂进行充分分散。接着磁力搅拌30 min达到污染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平衡,离心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其上清液的吸光度(阿魏酸特征吸收峰位移为280 nm和320 nm)。通过标准曲线将吸光度换算成浓度,记为C0(mg/L)。然后向反应体系加入一定浓度的Na2S2O8开启降解反应。之后每隔一定时间取样、离心并检测上清液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将吸光度换算成浓度,记为Ct(mg/L)。催化降解效率(η,%)的计算如
(1) |
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对降解实验中的活性物种进行鉴定。并选用DMPO作为自旋捕捉剂,利用其可与自由基形成络合物的原理进行实验。该捕捉剂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除去杂质。
取阿魏酸降解反应后的溶液,离心分离出其中的催化剂,在通过0.22 μm的滤膜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具体测试条件如下:色谱柱为Pursuit3 C18(2 mm×50 mm,5 μm,VARIAN),柱温为35 ℃,流动相A为质量分数0.1%醋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紫外检测波长为254.4 nm,选用梯度洗脱。开始流动相配比为A∶B=1∶9,流速为0.3 mL/min,接着在6 min中内匀速提高B泵比例至40%,保持2 min,4 min内提高B泵比例至60%,保持6 min。质谱电子轰击源为ESI源,选用负离子模式,气帘(氮气)气流12 L/min,雾化(氮气)气流30 psi,锥孔电压70 V,毛细管电压3 500 V,扫描范围50~600 m/z。
不同双金属比例的Cu-Fe-AC复合催化剂的SEM图及EDS分析如

图2 不同Cu/Fe的双金属复合催化剂SEM及EDS分析
Fig. 2 SEM images and EDS analysis of bimetallic composite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u/Fe
为了进一步对Cu、Fe在AC上的负载情况进行分析,选取Cu/Fe为2∶1的Cu-Fe-AC复合催化剂进行EDS分析,选取检测区域如

图3 Cu-Fe-AC复合催化剂(Cu/Fe=2∶1)的EDS谱图
Fig. 3 EDS spectrum of Cu-Fe-AC(Cu/Fe=2∶1) composite catalyst
AC质量分数为0和6%的Cu-Fe复合催化剂的XRD谱图如

图4 不同复合催化剂的XRD谱图
Fig. 4 XRD spectra of different composite catalysts
不同催化材料的FT-IR谱图如

图5 不同催化材料的FT-IR谱图
Fig. 5 FT-IR spectra of different catalysts
首先,对AC、Fe-AC、Cu-AC和Cu-Fe-AC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实验流程如下:首先将催化剂和污染物混合,完成吸附过程,在吸附达到平衡后,加入氧化剂开启降解实验,降解率的计算以吸附平衡时的污染物浓度为初始浓度,结果如

图6 阿魏酸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率
Fig. 6 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degradation rate of ferulic acid in different reaction systems
注 复合催化剂中AC质量分数为6%;Cu-Fe-AC复合催化剂中Cu/Fe=2∶1;氧化剂用量0.05 mol/L;催化剂用量0.03 g/L;pH值=7。
催化剂中不同Cu与Fe的物质的量比对阿魏酸降解效果的影响如

图7 Cu与Fe的物质的量比对阿魏酸降解效果的影响
Fig. 7 Effect of molar ratio of Cu to Fe on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ferulic acid
注 复合催化剂中AC质量分数为6%;pH值=7;氧化剂用量0.05 mol/L;催化剂用量0.03 g/L。
催化剂用量对阿魏酸降解效果的影响如

图8 催化剂用量对阿魏酸降解效果的影响
Fig. 8 Effect of catalyst dosage on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ferulic acid
注 复合催化剂中AC质量分数为6%;Cu/Fe=2∶1;pH值=7;氧化剂用量0.05 mol/L。
氧化剂过硫酸钠浓度对阿魏酸降解的影响如

图9 过硫酸钠浓度对阿魏酸降解效果影响
Fig. 9 Effect of sodium persulfate concentration on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ferulic acid
注 复合催化剂中AC质量分数为6%;Cu/Fe=2∶1;pH值=7;催化剂用量0.03 g/L。
反应体系初始pH值对阿魏酸降解的影响如

图10 pH值对阿魏酸降解效果的影响
Fig. 10 Effect of pH value on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ferulic acid
注 复合催化剂中AC质量分数为6%;Cu/Fe=2∶1;氧化剂用量0.05 mol/L;催化剂用量0.03 g/L。
SO · +H2O→ | (2) |
SO · +H | (3) |
SO · +·OH→HSO+1/2O2 | (4) |
S2O+H2O→HSO+1/2O2 | (5) |
HSO→ | (6) |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对Cu-Fe-AC复合催化剂的循环回用实验来评估该复合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结果如

图11 阿魏酸在循环反应中的降解率
Fig. 11 Degradation rate of ferulic acid in cyclic reactions
注 复合催化剂中AC质量分数为6%;Cu/Fe=2∶1;氧化剂用量0.05 mol/L;催化剂用量0.03 g/L;pH值=7。
为了研究本催化体系的催化活化机理,对本研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种进行了研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使用DPMO对反应体系进行自由基捕捉,再通过EPR技术测定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种类,在氧化降解反应的1、5、10 min时取样,进行EPR结果检测,以此确定氧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种类,结果如

图12 催化体系中自由基物种的DMPO捕获后的EPR谱图
Fig. 12 EPR spectra of free radical species captured by DMPO in catalytic systems
Cu-Fe-AC复合催化剂中具有2种协同偶联的氧化还原活性过渡金属,其活化过硫酸盐的机理如下:首先,由于过硫酸盐电离产生的HSO离子的氧化和还原能力会从铜离子上得失电子,使得复合催化剂上的Cu从二价态(C
(7) |
(8) |
(9) |
(10) |
(11) |
为了对阿魏酸的降解机理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体系的中间产物进行分析,除了原本的阿魏酸外,一共鉴定出8种不同的中间体,根据鉴定出的中间体,提出了其降解途径,如

图13 阿魏酸降解的可能路径
Fig. 13 Possible pathway of ferulic acid degradation
本研究以制浆造纸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木质素的模型物阿魏酸为降解对象,以活性炭(AC)为载体,构筑了铜-铁(Cu-Fe)双反应活性中心催化反应体系,实现了对阿魏酸的高效降解。
3.1 以Cu-Fe-AC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将其活化氧化剂过硫酸盐,利用产生的强氧化性活性物种进攻降解目标化合物阿魏酸。研究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复合催化剂中AC质量分数6%;Cu与Fe物质的量比=2∶1;氧化剂用量0.05 mol/L;催化剂用量0.03 g/L;pH值=7),可在60 min后降解90%以上的阿魏酸。另外,该复合催化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
3.2 通过对本催化反应体系的催化反应机理分析发现,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是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阿魏酸在本催化反应体系中,通过一系列的脱羧、氧化开环等反应降解为小分子羧酸,表明本催化反应体系具备较强的氧化能力。
参 考 文 献
贺万里, 武书彬, 万金泉.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造纸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J]. 中国造纸学报, 2022, 37(1): 79-86. [百度学术]
HE W L, WU S B, WAN J Q. Treatment of Secondary Biological Effluent from Paper Mill by Ozone Catalytic Oxidation[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2022, 37 (1): 79-86. [百度学术]
纪丁愈, 熊明彪, 刘冬, 等. MoS2/g-C3N4复合纳米催化剂光催化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研究[J]. 中国造纸, 2021, 40(10): 57-62. [百度学术]
JI D Y, XIONG M B, LIU D, et al. Study on Advanced Photocatalytic Treatment of Papermaking Wastewater by MoS2/g-C3N4 Composite Nano-catalyst[J]. China Pulp & Paper, 2021, 40 (10): 57-62. [百度学术]
盛志远, 邵礼书, 詹鹏, 等. 海泡石负载钴氧化物催化氧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钠[J]. 中国造纸, 2022, 41(12): 1-7. [百度学术]
SHENG Z Y, SHAO L S, ZHAN P, et al. Desalination of Sodium Lignosulfonate by Oxygen Catalyzed by Cobalt Oxide Supported by Sepiolite[J]. China Pulp & Paper, 2022, 41 (12):1-7. [百度学术]
杨志勇.马尾松磨木木质素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的降解及缩合[J]. 中国造纸学报, 2017, 32(3): 11-15. [百度学术]
YANG Z Y. Degradation and Condensation of MWL from Pinus massoniana Lamb during Kraft Cooking[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2017, 32(3): 11-15. [百度学术]
胡晨阳, 张 健, 程 璇, 等. 四硫化三铁-石墨烯复合催化剂降解木质素结构单元模型物丁香酸[J].中国造纸, 2020, 39(1): 1-8. [百度学术]
HU C Y, ZHANG J, CHENG X, et al. Degradation of Lignin Model Component-syringic Acid by Fe3S4-Graphene Composite Catalyst[J]. China Pulp & Paper, 2020, 39(1):1-8. [百度学术]
罗 清, 薛 伟, 张安龙, 等. 铁泥基催化剂非均相Fenton深度处理造纸废水[J]. 中国造纸, 2022, 41(5): 1-7. [百度学术]
LUO Q, XUE W, ZHANG A L, et al. Advanced Treatment of Papermaking Wastewater by Heterogeneous Fenton Process with Iron Sludge-based Catalyst[J]. China Pulp & Paper, 2022, 41(5): 1-7. [百度学术]
MATZEK L W, CATER K E. Activated Persulfate for Organic Chemical Degradation: A Review[J]. Chemosphere, 2016, 151: 178-188. [百度学术]
WU J, ZHANG H, QIU J.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7 in Aqueous Solution by a Novel Electro/F
AN J J, WANG S S, HUANG M X, et al. Removal of Water-soluble Lignin Model Pollutants with Graphene Oxide Loaded Ironic Sulfide as an Efficient Adsorbent and Heterogeneous Fenton Catalys[J].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2, 15: 1878-5352. [百度学术]
YAO Y, YIN H, ZHANG Y, et al. Fe, Cu-coordinated ZIF-derived Bimetal Encapsulated N Doped Carbon Nanotube for Efficient Remediation of Various Aqueous Pollutant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DOI:10.1016/j.cej.2021.131801. [百度学术]
XIAO M L, ZHU J B, MA L, et al. Microporous Framework Induced Synthesis of Single-atom Dispersed Fe-N-C Acidic ORR Catalyst and Its in Situ Reduced Fe-N4 Active Site Identification Revealed by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J]. ACS Catalysis, 2018, 8(4): 2824-2832. [百度学术]
GAO Y, ZHAO Z, SONG L, et al. Eggshell Supported Cu Doped FeOx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s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or for Carbamazepine Degradation[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DOI:10.1016/j.cej.2022.140282. [百度学术]
LIANG C J, WANG Z S, BRUELL C J. Influence of pH on Persulfate Oxidation of TCE at Ambient Temperatures[J]. Chemosphere, 2007, 66: 106-113. [百度学术]
SAIEN J, SOLEYMANI A R, SUN J H.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of Individual and Hybridized AOPs of F